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妍君按天十倍配资平台
8 月,ETF 市场再现"冰与火之歌"。
一方面,公募基金密集发行科技类 ETF,"含科量"成为产品设计的关键词;另一方面,股票型 ETF 整体净流出逾 207 亿元,部分投资者选择在市场阶段新高时获利了结。
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,折射出资金在估值、政策与弹性之间的重新权衡,各路资金正调整着布局方向。
事实上,8 月以来,ETF 资金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特征:行业主题、债券和跨境 ETF 获得资金青睐,部分宽基 ETF 则面临流出压力。
在业内人士看来,ETF 资金流向的变化,不仅是市场情绪的微观折射,更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,资本向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倾斜的生动注脚。当下,资金正在流向更具政策支撑与估值优势的细分领域。
瞄准科技细分赛道
在 A 股市场交投日益活跃的背景下,以 ETF 为代表的股票型被动指数产品成为基金发行市场上的主力。
来自华鑫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,上周(8 月 18 日— 8 月 22 日),全市场共成立了 38 只公募基金,募集总金额 233.14 亿元。其中,新成立指数基金 26 只,首发规模 167.53 亿元。
具体而言,这 26 只指数产品包含了 9 只股票型 ETF、6 只股票 ETF 联接基金、6 只股票型指数基金、4 只股票型指数增强基金和 1 只债券型指数基金。
从投资方向看,新成立的指数产品主要聚焦科技赛道。
以上述 9 只股票 ETF 为例,其包含 2 只创业板综增强策略 ETF、1 只科创综指增强策略 ETF,其他几只股票 ETF 的跟踪标的包括:国证成长 100、中证机器人、港股通创新药、中证 500、上证 580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。
8 月 18 日— 8 月 22 日新成立指数基金 图片来源:华鑫证券
与此同时,近期上市交易的股票型 ETF 也囊括了多只创业板、科创板方向的 ETF。
Wind 数据显示,8 月 1 日— 8 月 27 日,约有 20 只股票型 ETF 陆续上市,其中,创业板综 ETF 博时、科创人工智能 ETF 鹏华、创业板 50ETF 易方达、科创综指 ETF 兴业、机器人 ETF 鹏华、科创 200ETF 工银、云计算 ETF 汇添富、通用航空 ETF 易方达、机器人 ETF 南方、科创 100ETF 广发、科创创新药 ETF 国泰等超过七成产品,与科技赛道相关度较高。
例如,创业板综 ETF 跟踪的创业板综合指数,是选取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符合条件的股票构成样本,反映创业板市场的总体走势,具有鲜明的成长特征和科技属性。
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王萌分析,创业板综合指数有四大特点,一是成长性强,2018 年以来,创业板综的净利润和营收增速多数情况下高于沪深 300 和中证 500 指数;二是汇聚高科技创新行业,高科技行业占比达 80%,主要集中于电力设备、电子、医药生物、计算机、机械设备、通信等行业;三是市值分布整体偏小,不同于创业板指定位于龙头股票,创业板综的小市值特征显著,是"小而美"的典范;四是历史表现呈现较强弹性,在上行市场中创业板综的进攻性较为优异。
据 Wind 统计,截至 8 月 25 日,创业板综合指数自 8 月 1 日以来上涨了 15.40%,在 38 个沪深市场核心指数月内涨幅榜中,排在第 10 名。
该指数在本轮行情中的表现吸引了多家基金公司进行布局。将于本周发行的股票型 ETF 中,就包含了 2 只以创业板综为跟踪标的的 ETF(其中 1 只为指数增强产品)。
此外,值得一提的是,除了 A 股 ETF,公募基金公司对跨境 ETF 产品的布局也呈现出明显的科技偏好。
据 Wind 统计,在 8 月 1 日— 8 月 25 日期间上市交易的 10 只跨境 ETF,均为投向港股的产品,涵盖了港股通恒生科技、港股通消费、港股通互联网、港股通红利、恒生指数、港股通创新药、港股通医疗、港股通央企红利、港股创新药精选等指数。
增量资金流向何处?
这一厢,科技主题 ETF 不断上新;另一厢,资金尚未大规模涌入 ETF 市场。
据中信建投研究团队统计,上周(8 月 18 日— 8 月 22 日),股票型 ETF 获得 1.7 亿元净流入。而此前两周,股票型 ETF 均呈现净流出。
具体来看,资金流向呈现分化:宽基产品方面,上周,沪深 300ETF 净流出 37.5 亿元,双创 ETF 净流出 120.5 亿元,A500ETF 净流出 43.4 亿元,中证 1000ETF 净流出 0.6 亿元;上证 50ETF 净流入 25 亿元,中证 500ETF 净流入 41.5 亿元。
行业主题产品中,TMT 相关 ETF 净流出 41.6 亿元,而新能源相关 ETF、金融地产相关 ETF、周期资源相关 ETF 分别净流入了 16.6 亿元、90.6 亿元、46.7 亿元。
从月度情况看,8 月 1 日— 8 月 25 日,股票型 ETF 整体净流出逾 207 亿元。
对此,晨星(中国)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崔悦向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,这主要源于部分投资者在市场上涨过程中选择获利了结,特别是在市场创出阶段性新高、前期回调幅度有限的情况下,部分实现回本或获得短期收益的资金选择兑现收益,形成了一定赎回压力。尽管市场热度吸引了增量资金入场,但其规模尚不足以完全覆盖短期资金的流出,从而形成整体净流出态势。
至于增量资金的去处,其主要流向了非银金融、资源、通信、AI、医疗器械等行业主题 ETF。
据 Wind 统计,8 月 1 日— 8 月 25 日,区间净流入金额排名前十的股票型 ETF 依次为:国泰证券 ETF、华夏上证 50ETF、鹏华化工 ETF、南方中证 500ETF、华宝券商 ETF、国泰煤炭 ETF、南方中证 1000ETF、汇添富消费 ETF、国泰通信 ETF、机器人 ETF 易方达。
这 10 只 ETF 分别获得净流入资金 68.64 亿元、53.39 亿元、47.57 亿元、34.66 亿元、32.60 亿元、30.00 亿元、25.43 亿元、24.65 亿元、23.07 亿元、21.87 亿元。
同期净流入金额排在第十一至第十五名的股票 ETF 分别为:华宝金融科技 ETF、永赢医疗器械 ETF、华宝 300 现金流 ETF、广发军工 ETF 龙头、易方达证券保险 ETF,这 5 只 ETF 的净流入额位于 12 亿元— 20.5 亿元区间。
图片来源:Wind
此外,华夏 A500ETF 基金、鹏华酒 ETF、稀土 ETF 嘉实、A500ETF 易方达、南方有色金属 ETF 的区间净流入金额均超过 10 亿元(不到 11 亿元)。
相比之下,科创板 ETF、芯片 ETF 遭遇较多净流出。
具体来看,部分 8 月回报率表现居前的股票 ETF,净流出金额超过 50 亿元(8 月 1 日— 8 月 25 日),包括易方达科创板 50ETF、嘉实科创芯片 ETF、国联安半导体 ETF 等,华夏科创 50ETF 的净流出金额甚至超过 200 亿元。
资金流向为何呈现如此分化?"一方面,资金从部分估值较高的板块流向估值较低的板块,体现出对投资性价比的追求。"崔悦谈道,另一方面,行业主题 ETF 受青睐,反映出资金对细分赛道弹性收益的偏好,其中受益于产业政策支持的科技、创新药等领域不断吸引资金布局。
此外,跨境 ETF 中,港股市场相关产品净流入明显,显示资金在寻找 A 股以外估值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。
崔悦提醒,投资者要注意的是,在当前市场情绪高涨的背景下,需重视市场情绪高位运行可能带来的波动风险,并理性评估当前的估值水平,避免盲目追高。
值得一提的是,8 月以来,虽然科创板 ETF、芯片等行业主题 ETF 的基金份额在减少,但由于其净值增长较快,仍产生了规模增量。
例如,Wind 数据显示,截至 8 月 25 日,易方达科创板 50ETF、华夏芯片 ETF、嘉实科创芯片 ETF 的净值自 8 月 1 日以来分别上涨了 22.95%、25.73%、29.69%。
但这 3 只 ETF 的基金份额较 7 月底分别减少了 48.39 亿份、35.07 亿份、30.18 亿份;同期,其规模分别增加了 88.84 亿元、12.47 亿元、31.50 亿元。
在此背景下,股票型 ETF 整体规模也在扩容。
据 Wind 统计,截至 8 月 25 日,已上市股票型 ETF 的规模达到 3.46 万亿元,较 7 月底增加了约 3504.63 亿元。
从中长期视角看,业内依旧看好资金通过 ETF 进入 A 股市场的潜力。
崔悦认为,随着投资者教育的深入和理财观念的转变,近年来,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始重视 ETF 在分散风险、降低投资成本和提升配置效率方面的优势,使其成为布局权益资产的重要工具。同时,在政策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,包括机构资金在内的各类投资者或将持续通过 ETF 进行资产配置,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形成稳定支撑。
"伴随 ETF 产品创新步伐加快按天十倍配资平台,也有望进一步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配置需求,进而成为投资者参与权益市场的重要工具之一。"她进一步分析。
蜀商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